首页    妇儿保健    从中医的角度看坐月子

从中医的角度看坐月子

关于这个问题,曾经有个很经典的回答,如果你生活在80年代初或更早的中国农村,见识过陈旧的土坯墙,茅草屋,见识过人畜同屋,山羊有时会把黑粪蛋拉在人的卧室门口。见识过那个年代的食物供给的热量。如果你能理解在70年代黑泽明拍的电影,把80公斤的白人叫做美国来的巨人。你就会明白,红糖水和鸡蛋是真的补,为什么坐月子期间不能吹风,不能碰冷水(那个年代你说有纯净过滤的冷水?)为什么坐月子是女人人生大事,危险犹如过泸定桥。

坐月子这个事其实始于汉代,距今2000多年,当时称为月内,其概念实际已经非常接近现代西医中产褥期。月子一般以1个月为限,产褥期则是42天(6周),因为六周是子宫恢复的周期,而古人并不知晓此知识,但已能根据经验提出一个近似的时间范围。

当时产妇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条件,应该和知乎上这位仁兄描述的“在80年代初或更早的中国农村差不多,甚至更糟,都是土坯墙、茅草屋、人畜同屋,搞不好条件差点的还漏风漏雨、潮湿发霉。至于日常饮食也只是温饱果腹而已,能吃上鸡鸭鱼肉已算小康,远没有当代人这么富贵。我们所谓的“产妇”并不是今天25岁往后30岁左右的成熟女性,而往往是16-20岁的小姑娘。没办法,古人娶妻生子都赶早,16岁怀孕生子不是稀罕事,即便是我们奶奶一辈人这个年纪生娃的比重也很高。而作为产妇的这位“小姑娘”,很大程度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,认知范围就是自己出生地15km范围内的人和事。至于产后照顾、陪伴这位年轻妈妈的往往是她的公婆——她在大概20年前被教育说坐月子应该这样这样这样,并且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不断听到自己亲友、邻里、隔壁村的谁谁因坐月子不当落下病根的传言。

这大概是我们古人面对的真实的生育场景, 如果没有“坐月子”这种中国特色的文化设计和礼仪安排,1个产妇可能下崽3天就要下地干活,家里男人、小孩一堆账衣服等她去河埠头搓洗,圈里的猪要喂,笼外的鸡要赶……..事实上,坐月子这种习俗,在漫长的历史中保护了孕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。它是用一种近乎隔离的办法保护产妇暂时地免受劳作之苦、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糟糕的医疗卫生条件的摧残。只不过由于认识水平的客观限制,古人没有办法提出更高明更科学的医学理论,使得这种“隔离式的保护”存有大量弊端,呈现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特征。

月子内有许多禁忌,最初是根据中医“阴阳冷热平衡”理论而提出来的隔离性保护措施。古人认为产妇经过生产时的用力与出血、体力消耗以及产后哺乳,处于“血不足,气亦虚”的状态,陷于“阴”“冷”,所以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丢失的“热量(阳)”,吃热、穿暖、睡热炕等。相应地就需要远离“阴”和“冷”,不能碰水尤其是凉水,不能吹风等等。可以说,补阳远阴便是坐月子的总原则。

   看来老一辈的传统还是有其道理的,而且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,怀孕期间和分娩之后,你的身体发生了变化,这些变化需要通过坐月子来进行调整。 首先,你的生殖器官在生宝宝后,颈和外阴变得松软、充血、水肿,内膜表面出现了创口和剥落。正常分娩情况下,外阴需要十几天的时间、大约四十二天左右复原,而内膜的复原需要56天左右。 其次,十月怀胎,宝宝生活在你的里,给你的心脏增加了负担。由于宝宝顶着你的膈肌逐渐上升,使你心脏发生了移位,肺脏负担也加重、鼻、咽、气管粘膜还可能充血水肿,肾脏负担也加重,内分泌系统、关节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。这些器官功能的复原,都要靠月子里的养护。 最后,分娩的过程中,宝宝给你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伤。而待产时遭受的巨痛,消耗的精力,会使你身体虚弱,抵抗力下降,这也需要产后的休养才能复原。 

    所以,不论从哪方面来讲,月子还是需要“坐”得。

2023-07-25 23:45
浏览量:2447